第 009:Winter is coming again ?
#2025/10/30
目录
外部认可 → 还是活在被人的期待里
- 是否过度依赖外部指标,而忽略了内在价值的构建
- 比如最近对职场现状和外部评价的深度焦虑
- 又比如对职场「混子」的愤怒和「做给别人看」的坦
- 你既不屑于敷衍行为,又无法完全摆脱对他人认可的渴望
- 一切都是做给别人看吗?
- 所有行动的本质都是自我塑造,需要因为「混子」耗精力吗?
Winter is coming again
- 从梦见系统崩溃,就是回滚不了,到另外一个相关的都记不住了
- 10 月还是一个容易焦虑的月份,因为这几年的遭遇
- 最近几晚上回家,客厅空空的,想起来了那会使劲准备
- 或者很早很早很冷的起来准备,记忆中的画面总是那么深刻
炒面的味道
- 真的是怀念 “炒面的味道吗”?
- 深夜吃辣、打车堵车、吃撑睡不着等生活细节,其实这是你在逃避压力,通过即时满足来缓解焦虑,但事后又感到不适。
AI 眼中的你 → 失控 & 控制感的矛盾
- 模式上,用户反复出现焦虑、比较、逃避、寻求外部验证的行为。
- 深层矛盾在于既想通过行动(如立即转化、整理外部信息)来克服焦虑,又陷入被动反应(如比较、收藏)的循环。
- 这可能反映用户的核心需求是获得自主性和控制感,但方法上可能效率不高。
- 职场问题,比如简历内容、线上故障的梦,显示对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感和对能力的自我怀疑。
- 提到“立即转化” 而不是收藏,强调实际行动的重要性。这反映出用户可能在学习或信息处理上有焦虑,担心遗忘,但意识到真正吸收知识需要应用。
- 涉及到与他人比较,比如看别人的日历、企微结构,听播客时感觉别人过得更好,很有洞察深度,说明用户容易受外界影响,陷入社会比较的焦虑中。
几个播客观点
最近听了很多播客,咋一想还有印象的几个观点
- 最现实的 → 这段经历后,简历上还有什么值得写的,罗振宇提的,有些启发
- 是的,对于普通人来讲,今天,这一周、这一月、这一年、简历上有什么值得记上一笔的事情吗?
- 慢慢的丰富可写的内容
- 共性,何为长期主义?
- 影视飓风作者,联系 10 年周更
- 好的产品,比如小米OS,同样是 10 多年甚至几十年的 release no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