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005 期:侥幸
#2025/09/11
目录
侥幸
- 多次明明看了天气预报立马要下雨,甚至已经再下小雨,然后觉得可能不会下,骑车回家?
- 过度乐观往往导致不必要的代价,请相信事实而非感觉。
照镜子 vs 碳水的快乐
- 火鸡面、螺蛳粉辣味刺激的多巴胺的快乐
- 每晚回去都找找辣条小鱼干
- 学校门口的灌饼
- 每天上午公司食堂麻团、油条、糖油饼碳水的快乐
- 结果是
- 镜子里「油腻的胖子」
低效
- 2025-08-26: 脑子慢,低效,搞了两小时啥也没出,如何摆脱低效的泥潭,就像那天晚上搞了两小时却一无所获的挫败
- 所以,做点其他事情不好吗?
- 以后,觉得不行就暂停 → 第二天再搞
复盘
- 第一次吃螃蟹的人好吗?
- 技术选型的困惑
- 最新的?还是优先完成任务?
- 最终还是实时求是吧
- 避免费心力的事情,既然已经是自己的舒适圈,那么就快速交付就好,剩余时间给 AI学习 和 个人体力。
- 请思考真正值得投入的事情,不是屎上雕花
- AI 不再是选项,而是必须
- 另一个思路是,不引用完全考虑当下,也应该考虑未来
- 工作中,不要一味的讨好型人格
- 聚焦高效的交付工作
- 这样才能 并把剩余时间给「下一个自己的可能性」
- 职位落差?
- 是执行层就好好执行,聚焦「做事情就好」,能高效交付就好,这样才能有额外的精力做其他事情
- 想争取什么?争取后呢,只会更累更卷
- 真正可持续的事情什么?
- 说实话,是有好处,有精力做其他的,特别是 AI
AI
- 越是深度使用 AI 被震惊,加紧学习,提示词很重要;
- AI 的能力取决于和他对话的人
- 「AI,学习 AI,开发 AI 应用」的强烈念头,这不仅是出路,更是逃离当前困境的灯塔
还要完美吗? → 请务实
- 计划不是为了完美,而是务实到「错过了就错过了」,这种弹性自律比苛责更可持续
- 比如,说好的每周一篇周报,断了就断了,接着写剩余的就行,坚持写下去就行
翻看笔记发现,工作态度也从迎合上级「为了绩效」转,,这条演进路径清晰表明:你正在从被动反应转向主动设计人生。
奥卡姆剃刀
- 用最小确定性应对最大不确定性
- 用最少、最可靠的确定性原则作为支撑,来应对复杂多变的不确定环境
- 与其试图预测所有可能,不如抓住少数最核心的确定性规律 → 免过度分析导致的“分析瘫痪“
- 构建韧性而非刚性的系统
- 人生规划:培养核心能力和品格,而非制定过于详细的人生计划
- 产品开发:MVP思维,先推出最小可行产品验证核心假设
- 行动:小步快跑,快速试错,根据反馈调整
- 继续写下去吧,每个字都是通向更清晰自我的脚印。